单项选择题(2*10)
1 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 )
A 学校财务人员向教师发工资 B 张三偿还李四5000元借款
C 李教授向学校捐款10000元 D 王五用打工所得购买手机一部
2 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是通过资本金管理来控制金融风险,下列( )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巴塞尔协议三中被明确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之中的。
A 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3 收益率曲线所描述的是( )
A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债券的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B 债券的当期收益率与债券的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C 债券的息票收益率与债券的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D 债券的持有期收益率与债券的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
4 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之中,由于( )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冲击力,中央银行在使用时一般比较谨慎。
A 公开市场操作 B窗口指导
C 再贴现率政策 D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5 以下( )不属于资本与金融账户
A 直接投资 B投资收益 C 证券投资 D其他投资
6自然失业率是指( )
A长期内使得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失业率
B 当通货膨胀没有变化倾向时的失业率
C 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D 经济处于内外均衡时的失业率
7 一个价格被低估的证券将( )
A 在证券市场线上 B在证券市场线下方 C 在证券市场线上方
D 随着它与市场组合协方差的不同,或在证券市场下方或在上方
8 在公司制企业中,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提供了以下哪个好处( )
A 减轻代理问题 B 股权容易转移
C 股东对公司盈亏负有无限责任 D 以上皆不是
9 在决定接受项目时,( )对投资决策方案无影响
A 沉没成本 B 相关成本 C机会成本 D重置成本
10一家公司估计其平均风险的项目的WACC为10%,低于平均风险的项目的WACC为8%,高于平均风险的项目的WACC为12%。假设以下项目相互独立,请判断该公司应该接受哪个项目( )
A 项目X风险低于平均值,内部收益率(IRR)为9%
B 项目Y具有平均水平的风险,内部收益率(IRR)为9%
C 项目Z风险高于平均水平,内部收益率(IRR)为11%
D 以上项目均不能被接受
判断题(1*15)
1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发放应当遵循的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
2 央行发放货币(现金通货),央行的总负债增加,货币供应量M1扩张()
3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 )
4 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属于直接融资的一种( )
5 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当期收入水平。( )
6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存款账户的灵活性。( )
7 费雪方程式表明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
8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实行的是口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
9根据巴塞尔协议三的最低资本充足要求,商业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应为8%,其中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充足率提高到4.5%,一级充足率6%。( )
10 多因素的套利定价理论对单一因素的模型进行了拓展,囊括了许多系统风险的来源( )
11 公司财务杠杆越大,破产概率就越大( )
12 企业应持有尽量多的现金来保持流动性( )
13 优先股股东一般没有投票权( )
14 投资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持有更多股票进行分散( )
15按照MM公司税模型分析,当财务杠杆增加时公司的价值就会增长,这是由与杠杆作用使ROE增加的缘故( )
名词解释(4*5)
1 布雷顿森林体系
2 流动性陷阱
3 三元悖论
4 套利
5 净资产收益率
计算题(10*2)
1已知2015年10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3495,当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9771。2008年10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6.8270,当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为8.9297。
1)计算2008年10月30日至2015年10月30日期间兑美元的汇率变动率和人民币兑欧元的汇率变动率(5分)
2)计算欧元兑美元在2008年10月30日至2015年10月30日期间的汇率变动率,欧元相对美元是升值了还是贬值了?(5分)
2 某股票每年支付一次固定红利,直至永远,其市场价格为50元,年化预期收益率为14%,市场组合的年化风险溢价为5%,年化无风险利率为6%。
1)假设CAPM模型成立,求此股票的贝塔值(3分)
2)该股票每年每股支付多少固定红利(3分)
3)如果该股票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变成原来的两倍(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市场价格应为多少?(4分)
简答题(6*5)
1 “特里芬难题”的含义和影响。
2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差异。
3 简述利率的风险结构的主要内容。
4 什么是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5 公司金融主要解决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论述题(15*3)
1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什么在经济下行的新常态下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15分)
2面对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常态。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商业银行要创新经营方式,从主要发行信贷资产迈向全资产经营,经营方式也将更加多样化。全资产经营强调各类资产的组合配置,注重发挥资产负债管理作为盈利性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其主要观点是什么?(9分)
2)资产管理理论如何推进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多样化?(6分)
3 公司的股利政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5分)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货币职能的概念,需要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别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充当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一方面使商品交换出现赊购、赊销,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在形式上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相对于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言,支付手段虽不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但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在人们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广泛了,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也越来越普遍了。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所发挥的职能。①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人们注意的是货币的购买力,只要有购买力,符号票券也能作货币。纸币、信用货币因此而产生。
(蒋先玲 货币金融学 P6-P9。)
2C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巴塞尔协议三的相关内容
巴塞尔协议Ⅲ中提到了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标准,增强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目前我国对于银行业流动性比率的监管,已经存在一些较为明确的指标要求,如要求存贷比不能超过75%,流动性比例大于25%,核心负债依存度大于60%,流动性缺口率大于-10%,以及限制了*5十户存款占比和*5十户同业拆入占比,超额存款准备金制度等,这些指标对于监控银行业的流动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巴塞尔协议Ⅰ把信用风险纳入了风险管理框架,巴塞尔协议Ⅱ把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纳入风险管理范围。
(蒋先玲 货币金融学P213专栏)
3A
解析:本题考察收益率曲线的基本概念
收益率曲线是反映风险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到期收益率或利率与期限关系的曲线。
(蒋先玲 货币金融学P84)
4D
解析:本题考察中央银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①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特点:传递过程的直接性;主动性;可以进行微调;可以进行频繁操作
②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货币乘数,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因此即使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③再贴现政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贴现业务获得的票据卖给中央银行的行为。特点:作用较为温和;对市场利率有强烈的告示作用;具有结构调节效应,缺乏主动;利率高低有限度
④窗口指导:是指根据行情物价走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每季度的贷款增减额,并要求其执行,属于温和的非强制的货币政策工具。
(蒋先玲 货币金融学P295-301)
5B
解析:本题考察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内容,属于国际金融范围
资本与金融账户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内容,资本和金融账户是由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组成的。资本账户主要是记录资本输出和资本输入情况,并加以总结对比分析。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等。金融账户包括涉及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交易,按功能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投资。投资收益属于经常账户的内容。
6A
解析:本题考察自然失业率的概念。
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从整个经济看来,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经济学家把在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率,所以,经济学家对自然失业率的定义,有时被称作"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有时也被称作无加速通货膨胀下的失业率。
7C
解析:本题考察证券市场线的相关知识。
证券市场线简称为SML,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图示形式。可以反映投资组合报酬率与系统风险程度β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上所有风险性资产的均衡期望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P=C/r,价格被低估处于证券市场线上方,价格被高估处于证券市场线下方。
(公司理财P251)
8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公司制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好处。
优点:易于转让、有限责任、永续经营
(公司理财P6)
9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增量现金流的因素。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成本。由于沉没成本是在过去发生的,它不因接受或摈弃某个项目的决策而改变。影响增量现金流的有机会成本、成本分摊、相关成本、重置成本。
(公司理财 P112)
1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部收益率的相关问题。
内部收益率,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折现率小于内部收益率,那么净现值大于0,项目可以接受;如果折现率大于内部收益率,那么净现值小于0,项目不可以接受。
X项目的折现率为8%,低于IRR,所以可行;Y项目折现率为10%,大于IRR,所以不接受;Z项目的折现率是11%,大于IRR,所以不接受。P101
判断题
1 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发放贷款应该遵循6C原则。( 蒋先玲货币金融学P160)
2 对。
3错。是指银行同客户签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期限一般为5-7年,银行保证客户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短期票据,银行则负责包销或提供没有销售出部分的等额贷款。
4 对。
5错。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收入指的是永久性收入。
6 错。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是为了吸收更多存款,打破 有关法规限制。
7 对。费雪方程式的简要表述形式为:i=r+h
8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9,美元与黄金挂钩。第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第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9对。在最低资本金比率方面,草案规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最低要求将从目前的2%提升至4.5%,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另外还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零至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此外,商业银行更宽泛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则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
10对。
11对。负债越大,财务困境成本越大,经营项目的不确定性越大,破产概率越大。
(公司理财P354)
12错。公司应该合理分配现金,持有现金太多会影响投资收益,只需保持恰当的流动性就可以。
13对。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润分红及剩余财产分配的权利方面,优先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没有选举及被选举权,一般来说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参与权,优先股股东不能退股,只能通过优先股的赎回条款被公司赎回,但是能稳定分红的股份。
(公司理财P312)
14 错。系统性风险不能被分散。(公司理财P228)
15 对。总资产不变时,财务杠杆增加,使得权益减少,所以ROE增加。
名词解释
1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了混乱的国际金融秩序,为国际贸易的扩大和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手段,弥补了黄金的不足,提高全球的购买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
2 流动性陷阱
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根据凯恩斯的理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组成。在流动性陷阱下,人们在低利率水平时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此时,仅靠增加货币供应量就无法影响利率。如果当利率为零时,即便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也不能降为负数,由此就必然出现流动性陷阱。
3 三元悖论
三元悖论也称三难选择,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根据三元悖论,在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三者之间只能进行以下三种选择:①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实行浮动汇率制;②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③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4 套利
套利是指投资者或借贷者同时利用两地利息率的差价和货币汇率的差价,流动资本以赚取利润。套利分为抵补套利和非抵补套利两种。
非抵补套利是指套利者仅仅利用两种不同货币所带有的不同利息的差价,而将利息率较低的货币转换成利息率较高的货币以赚取利润,在买或卖某种即期通货时,没有同时卖或买该种远期通货,承担了汇率变动的风险。抵补套利是指把资金调往高利率货币国家或地区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高利率货币,即在进行套利的同时做掉期交易,以避免汇率风险。实际上这就是套期保值,一般的套利保值交易多为抵补套利。
5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
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企业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入的资金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一般可以提高盈利,借入的资金过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
简答题
1
(1)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难题”正是这个“难题”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2)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该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原则,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的危机,或人们对美元可兑换的信心危机。正是由于上述问题和缺陷,导致该货币体系基础的不稳定性,当着该货币体系的重要支柱——美元出现危机时,必然带来这一货币体系危机的相应出现。
(3)特里芬难题”告诫我们:依靠主权国家货币来充当国际清偿能力的货币体系必然会陷入“特里芬难题”而走向崩溃。不论这种货币能否兑换黄金,不论是哪一国货币,不论是一国货币还是几国货币,也不论是以一国货币为主还是平均的几国货币,其实质道理是一样的,因而其结果也会一样。“特里芬难题”揭示的意义正在于此。这对于我们分析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 解析:
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是西方两大主流理论,它们在理论内容和政策主张上差异很大,主要区别如下:
⑴基本假设不同:①资产划分方面--凯恩斯将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划为一类即债券,他认为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的回报率是一起变动的;Friedman将货币的替代资产分为股票、债券、商品很多种;②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凯恩斯假定货币的预期回报率不变(为零)而Friedman认为货币的额预期回报率是变化的;③收入的性质—keynes认为收入是短期资产而Friedman假定收入是长期资产(永久性收入);④Keynes认为人们的心理变化无理性即有未来是不确定的,但Friedman认为未来是可以预测的。
⑵基本分析不同:keynes对货币的需求采用了动机分析--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而Friedman摒弃这种动机分析而是笼统地认为影响其他资产需求的因素也必定会影响货币的需求。
⑶基本内容不同:①keynes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即货币需求与利率水平负相关,但Friedman认为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利率变化时,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和其他资产的回报率一起变动,二者的变动相抵消,最终其他资产相对货币的预期回报率基本不变,于是货币需求对利率就不敏感了进而永久性收入是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②keynes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因为决定货币需求的收入是变动的且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但Friedman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经①分析可知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但永久性收入在短期变动很小,于是货币需求在短期内是稳定的;③基于②的不同:keynes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不可预测的,但Friedman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可以预测的。
⑷基本政策主张不同:keynes强调货币对利率和投资的影响,因此主张相机抉择政策,但Friedman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和名义收入的影响,因此主张单一货币增长率规则的货币政策。
3 解析:
(1)利率风险结构是指相同期限的金融工具不同利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这种金融工具所承担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对其收益率的影响。一般而言,利率和风险呈正比例关系,也即风险越大,利率越高。
(2)利率的风险结构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三个:①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会随经营状况而改变,因此债券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券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违约风险低的债券利率也低,违约风险高的债券的利率也高。如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低,因而利率也低;②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产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债券的流动性越强,变现越容易,利率越低。反之,流动性越弱,利率越高;③税收风险,西方国家地方政府债券的违约风险高于中央政府债券,流动性也比较差,但地方政府债券的利率却是比较低的,这其中的原因是二者的税收待遇不同。地方政府债券的利息一般是免缴所得税的。投资于中央政府债券就可能遭受税收风险。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越高。
4 解析:
(1)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全局性的共同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种因素以同样的方式对所有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系统性风险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等宏观因素造成的,包括政策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系统性风险的特点是:对整个股票市场或绝大多数股票普遍产生不利影响。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后果带有普遍性,其主要特征是几乎所有的股票均下跌,投资者往往要遭受很大的损失。正是由于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者消除,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2)非系统风险又称非市场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指只对某个行业或个别公司的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是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全面的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是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非系统风险的主要特征是:①它是由特殊因素引起的,如企业的管理问题、上市公司的劳资问题等。②它只影响某些股票的收益。它是某一企业或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如房地产业投票,遇到房地产业不景气时就会出现景跌。③它可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由于非系统风险属于个别风险,是由个别人、个别企业或个别行业等可控因素带来的,因此,股民可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化解非系统风险。
5 解析:
公司金融可以看做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研究:
(1)公司应该投资于什么样的长期资产,我们通常用资本预算来描述长期资产的投资和管理过程,即企业如何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和获得更大的报酬而做出资本支出计划;
(2)公司如何筹集资金?这一问题涉及资本结构问题,即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如何构成及其比例,尤其是公司短期及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例;
(3)公司如何管理短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因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时间上不匹配,其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的数量和时间都具有不确定性。财务经理必须致力于管理现金流的这些缺口。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看,现金流量的短期管理与净营运资本有关。净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短期现金流量的问题是由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量之间的不匹配所引起的,属于短期债务问题。
计算题
2参考答案
(1)2015年 1人民币=1/6.3495美元=0.16美元 1人民币=1/6.8270欧元=0.15欧元
2008年 1人民币=1/6.8270美元=0.15美元 1人民币=1/8.9297欧元=0.11欧元
(0.16-0.15)/0.15=6.67% (0.15-0.11)/0.11=36.36%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6.67% ,人民币兑欧元升值36.36%
(2)2008年,1美元=6.8270人民币 1欧元=8.9297人民币1欧元=8.9297/6.8270=1.31美元
2015年,1美元=6.3495人民币 1欧元=6.9771人民币1欧元=6.9771/6.3495=1.1美元
(1.1-1.31)/1.31=-16.03% 欧元相对美元贬值了
论述题
1 解析
(1)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指根据经济变化的征兆来调整政策取向,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货币政策偏向扩张;当经济出现过热时,货币政策偏向紧缩。最终反映到物价上,就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在我国货币政策管理中,中央银行是以比较平稳的货币供应量增长来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的。从一般货币理论看,对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两种不同的操控手段:恒定与权变。前者认为,只要货币供应量保持固定增长率,公众就会作出合理预期,从而使物价收敛于稳定。后者认为,货币供应量应随经济的变动,由央行随时调节。前者的缺点是过于僵硬,在现实中几乎无法运行;后者则因政策制定者预测的主观性与公众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的冲突而受到挑战。因此,不少国家采用预先公布货币供应量增长区间的方式进行调控。在我国,也有人认为控制货币供应量不是好的货币控制手段,应以利率作为调控的中间目标。其实,我国的利率还处于管制阶段,企业还处于对利率不敏感时期。在这种条件下,央行放弃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转而用调整利率的方式来影响经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在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我国央行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去年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加快孕育。就业基本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出口降幅收窄,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但总体看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9%,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
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仍较为疲弱且呈分化态势,不确定因素较多,贸易增速较低,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在全球性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相互叠加,但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短期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但结构调整和改革将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国民经济有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要在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改革上进一步取得突破,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和强化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领域和空间。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松紧适度,适时预调微调,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和改善宏观审慎管理,优化政策组合,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改善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着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把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更充分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加强预期引导,强化价格型调节和传导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采取综合措施维护金融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 解析:
(1)资产管理理论又称流动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而商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银行管理关键在资产管理,在既定负债所决定的资产规模前提下,实现资产结构的*3化。
(2)根据资产管理理论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①商业贷款理论:又叫真实票据理论。商业贷款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银行只能将资金短期使用,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或进行长期投资。其次,只有商业贷款能满足银行的既能保持安全性,又有收益,并具有短期贷款性质的要求。②可转换理论,可转换理论认为:银行的贷款不能仅依赖于短期和自偿性。只要银行的资产能在存款人提现时随时转换为现金,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就是安全的,这样的资产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不管是否有自偿性,都可以持有。③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应当根据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或现金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只要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有保证,即使它是长期贷款,或是不能很快转换的资产,也不会给银行带来流动性问题。
(3)三种资产管理理论,分别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经营管理的特点,不论商业银行以什么样的经营理论为指导,短期放款仍然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三种理论都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演进过程,都为银行的资产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动了资产业务的不断拓展。
3 解析:
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股利政策的各种影响因素,从保护股东、公司本身和债权人的利益出发,才能使公司的收益分配合理化。
(1)各种限制条件,一是法律法规限制。为维护有关各方的利益,各国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的利润分配顺序、留存盈利、资本的充足性、债务偿付、现金积累等方面都有规范,股利政策必须符合这些法律规范。二是契约限制。公司在借入长期债务时,债务合同对公司发放现金股利通常都有一定的限制,股利政策必须满足这类契约的限制。三是现金充裕性限制。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必须有足够的现金,能满足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否则,则其发放现金股利的数额必然受到限制。
(2)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公司在制定股利政策时同样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比如,我国上市公司在形式上表现为由前几年的大比例送配股,到近年来现金股利的逐年增加。
(3)通货膨胀,当发生通货膨胀时,折旧储备的资金往往不能满足重置资产的需要,公司为了维持其原有生产能力,需要从留存利润中予以补足,可能导致股利支付水平的下降。
(4)市场的成熟程度,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中,现金股利是最重要的一种股利形式,股票股利则呈下降趋势。我国因尚系新兴的资本市场,和成熟的市场相比,股票股利成为一种重要的股利形式。
(5)投资机会,公司股利政策在较大程度上要受到投资机会的制约。一般来说若公司的投资机会多,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往往会采取低股利、高留存利润的政策;反之,若投资机会少,资金需求量小,就可能采取高股利政策。另外,受公司投资项目加快或延缓的可能性大小影响,如果这种可能性较大,股利政策就有较大的灵活性。比如有的企业有意多派发股利来影响股价的上涨,使已经发行的可转换债券尽早实现转换,达到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
(6)偿债能力,大量的现金股利的支出必然影响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在确定股利分配数量时,一定要考虑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偿债能力的影响,保证在现金股利分配后,公司仍能保持较强的偿债能力,以维护公司的信誉和借贷能力。
(7)变现能力,如果一个公司的资产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现金的来源较充裕,其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就强。而高速成长中的、盈利性较好的企业,如其大部资金投在固定资产和永久性营运资金上,他们通常不愿意支付较多的现金股利而影响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
(8)资本成本,公司在确定股利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各条筹资渠道资金来源的数量大小和成本高低,使股利政策与公司合理的资本结构、资本成本相适应。
(9)投资者结构或股东对股利分配的态度,公司每个投资者投资目的和对公司股利分配的态度不完全一致,有的是公司的永久性股东,关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不大注重现期收益,他们希望公司暂时少分股利以进一步增强公司长期发展能力;有的股东投资目的在于获取高额股利,十分偏爱定期支付高股息的政策;而另一部分投资者偏爱投机,投资目的在于短期持股期间股价大幅度波动,通过炒股获取价差。股利政策必须兼顾这三类投资者对股利的不同态度,以平衡公司和各类股东的关系。如偏重现期收益的股东比重较大,公司就需用多发放股利方法缓解股东和管理当局的矛盾。
另外,各因素起作用的程度对不同的投资者是不同的,公司在确定自己的股利政策时,还应考虑股东的特点。公司确定股利政策要考虑许多因素,由于这些因素不可能完全用定量方法来测定,因此决定股利政策主要依靠定性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