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1.1内部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处理生产经营业务活动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体制。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员工共同设计并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又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1.2内部审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企业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其目的是揭露和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盈亏的真实情况,查处企业财务收支中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促进廉政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服务。
  1.3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现状
  2.1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缺乏执行力
  目前内部控制问题在多数企业中表现出的状况主要是: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缺乏执行力。
  2.2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现象比较普遍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内控制度的核心,但我国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较差,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的可信度不高,这反映出企业内控运行机制的脆弱,如单位账户印鉴分别保管制度,重要发票、收据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之间相互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这说明内部控制运行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2.3内部审计不完善导致内部监督失灵
  内部控制的执行不力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内部监督失灵引起的。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松弛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正是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使企业遭受了很大损失,同时也为会计寻租提供了空间,使得弊端丛生,企业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赢得主动,必须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机制。
  2.4缺乏风险意识,内部审计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风险管理。面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越来越需要我国企业运用现代的管理技术,贯彻全面风险管理思想,构筑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然而现阶段我国许多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使企业处于高风险运营状态。
  虽然目前国内大型企业一般都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审计的认识也较高,部分企业已经开展这项工作,但是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足,所以提出的意见往往不够客观。国内中小型企业一般不设审计部门,考虑到费用原因,也很少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其实这种“节约”造成的间接损失很大。很多小型企业红红火火的,突然就破产倒闭了,大部分都是由于内部控制缺陷所造成。
  3.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举措
  3.1完善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审计实效性
  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控制环境之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班子和监事会,股东会从资产所有者的角度做出重大决策,监督经营者的经营,有效地防止资产流失。同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有利于经营管理岗位人员的选拔并自主地进行经营管理;董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的分设,有利于企业的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
  3.2规范内部审计,建立有效的会计系统
  加强内部控制要不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以规范的审计制度约束审计行为,控制审计质量,健全审计理论。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敦促他们自觉遵守国家审计准则,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39项审计规范办事,提高内审工作程序的规范性。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必须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实施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企业以会计准则为指导,自行设计会计制度日渐成为国家对企业会计管理体制建立的要求。会计制度的设计不仅包括规定会计账户、账簿、会计报表等内容的编制说明,还包括发生在企业各部门间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会计处理程序的具体规定,把内部控制抽象性、要素性的方法和程序融化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与程序。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会计系统,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首先从会计凭证抓起,促进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建立。
  3.3结合风险评估加强企业内部监督
  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正确认识风险,就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受制于企业的经济环境、规章制度、经营环境等因素,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生产、销售、财务等指标结合起来,以使错误和不合法行为的发生降低到最低水平。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在内部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合理定位内审机构,企业应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之下分别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审计部,审计部的地位应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二要切实转变内审职能。随着内部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内审职能应从传统的查错防弊型转向现代的评价、服务和监控型。三要努力改进内审方式。内审方式应由事后审计为主转向以事中审计和事前审计为主,以切实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4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
  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认清、摆正内部审计地位。在不违反国家法纪的前提下,内部审计人员应处处以企业利益和投资者利益为重,努力担当好厂长经理的“法律顾问”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诊断医生”,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准,去赢得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公众的信任。其次、转变职能认识,提倡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熟悉财经法规制度、精通财务管理的优势,树立内部审计人员以法律服务为宗旨,以防错防弊,监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为手段的新的审计观念,是现阶段内部审计发展的最佳选择。最后、明确定位,加强内部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