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特点
  (一)生产周期长
  与其他企业相比,施工企业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这是由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造成的。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主要有:(1)工程规模大,绝大多数建设工期难以在一年内完成;(2)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作业存在一定的养护期[1];(3)施工作业的周期受到诸多外界条件的影响,如建设单位的资金周转情况、天气等。
  (二)工程价款分段结算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投入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同时由于施工周期长,造成直接对整个工程进行会计核算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建筑项目必须通过分阶段的方式核算工程价款。
  (三)会计科目设置较为集中
  施工企业通过承包项目,提供建筑安装施工、地基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等经营项目实现利润。这就形成了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的特点。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类科目可进一步划分为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
  (四)施工环境复杂
  施工企业的生产环境存在较强的多样性。施工现场的环境受到自然气候、人文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建筑项目的施工位置固定且规模庞大,施工多在露天环境下进行,这就造成施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例如设备、材料的运输成本等。
  二、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会计利润核算与会计信息质量
  新会计准则中的《存货》、《资产减值》等准则对企业的利润核算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原会计制度中,我国的施工企业在进行存货计价时通常采用后进先出法,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存货计价时只能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2]。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由于新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是我国的计量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历史成本转变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和可变现净值并存的计量模式,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发生改变
  在实行新会计准则后,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出现巨大改变,例如将“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等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更名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等,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及时调整账项,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三)对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在实行新会计准则后,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在深入、系统地理解新准则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进行账务处理。因此会计人员在提高业务水平外,还必须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坚持会计基本原则。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只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企业更好的适应新的会计制度。
  三、新会计准则下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资料不准确
  施工工程生产周期长,规模巨大,使其会计核算和成本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较强。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施工过程、材料采购和使用、工程进度等环节的会计核算方法,才能确保最终的核算结果准确无误。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工作量过于巨大,会计核算人员在数据处理时较为粗糙,造成相关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大打折扣,为后续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二)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方面我国的施工企业没有对内部会计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另一方面大部分会计人员忽视了自我学习,使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新会计准的要求发生脱钩,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制约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四、提高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水平的方法
  (一)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施工企业的自身特点与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使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企业在新会计准则下加强会计核算的重点。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内部为了确保经营业务能够有效开展,保证财务报告和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而实施的程序。内部控制的内涵随着公司的发展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会计系统、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整控制目标,提高控制技术,最大程度的发挥内部控制效果。
  (二)树立新的会计核算理念
  为了更好地实现新旧会计准则的转变,施工企业应当转变过去的会计核算思维,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具体内容包括:(1)在确保效益的前提下,对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的最低成本进行核算。(2)在确保收益的前提下,核算施工企业所能承受的最大风险。(3)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物尽其用。(4)施工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三)深刻认识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和及时性
  企业的财务信息是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等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和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途径和依据。企业会计财务报表能够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准确反映。因此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是实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关键环节。同时,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施工企业由过去的手工做账转变为电算化处理。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财务处理软件实现对会计信息的动态化监控,使企业的资源配置与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相连,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与业务需要间的联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3]。
  (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核算的直接参与者,其综合素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是新会计准则下施工企业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必须转变思维,采用新方法、新观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当经济主体的各方利益出现矛盾时,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施工企业由于工作环境较为特殊,因此会计人员除了具备较高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外,还应当积累一定的建筑方面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1)企业定期开展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与高校进行合作,吸收优秀的会计人才。(3)建立健全激励措施,鼓励会计人员自我学习。(4)为优秀的会计人员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5)采用轮岗制,定期轮岗轮换,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各项业务能力。
  (五)提高会计工作的透明度
  会计工作的公开、透明应当贯彻在施工企业的所有生产环节。通过提高会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实现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同时,防止发生贪污腐败的行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新会计准则的实行无疑对施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施工企业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必须以新会计准的为核算基础,强化会计核算职能,准确把握财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