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医院作为市场主体,不但要融入一般市场活动中,还必须参与医疗服务这个特殊市场的竞争,力争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的原因,作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和结论,以满足医院管理层及相关人员的需要,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必要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一、现行医院财务分析中的不足
  (一)风险意识淡薄。《医院财务制度》指出:医院只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新机制财务制度,才能得到高效发展。计划经济下,医院的各项事业基本由国家包办,财政是主要的资金供应者,造成财务管理人员只是应付日常会计核算、出出报表之类,缺乏管理、风险意识。
  (二)成本核算范围狭小。多数医院现行的成本核算只是为了分奖金或者计算物价。未能开展全成本核算、管理。
  (三)缺少投资决策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的发展规模、新开项目、所需资金等,全部依靠行政手段解决,医院缺乏自主权,也无需承担什么责任。在投资决策方面,无需开展投资前经济、社会效益评估等决策前分析,往往是一人或几个人说了就算。注重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
  二、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医院的财务指标很多,包括医院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收支结余及现金流量状况等基本财务指标,以及为了满足医院管理者宏观经济管理需要,而增设的如下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效益指标
  1.员工平均业务收入(劳动生产率)=业务收入÷平均员工人数。其中业务收入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也就是除医院收到财政等补贴收入以外的,由医院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平均员工人数为报告期内,各月在册员工人数的平均数。该指标反映医院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体现,属于劳动生产效率指标。通过对该指标分析,对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高医院经济效益非常重要。
  2.经费自给率=业务收入÷业务支出。它是业务收入补偿医院成本费用的程度,成本费用中不包括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它反映出医院经常性的业务收支平衡能力。该指标大于1,表明医院经常性收支能够自给,小于1表明医院如果没有财政补助将无法生存。
  3.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业务收入÷平均占用固定资产净值(百元)。该指标说明报告期内医院平均每百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4.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100%。该指标反映医院总资产的利用水平,引导医院加强成本核算,控制成本支出。
  5.药品综合差价率。它是指药品进销差价与药品零售价的比率,反映医药库存药品将给医院带来多少销售毛利。
  6.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药品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100%。它是限额指标,该指标对控制以药养医,遏制药品购销不正之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有着重要意义。
  (二)负债比率指标
  负债比率指标主要是指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指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通常医院的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医院以负债方式取得的资产越少,支付能力保障度越高,但从经营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医院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差。而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医院资金严重不足,过度依靠外部资金维持经营,偿债能力低,财务风险太大。因此资产负债率应当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为佳,一般情况下,该比率保持在60-70%,属于合理范围,比较稳健,达到85%及以上时,应当发出预警信号,医院应予以足够重视。
  (三)变现能力比率指标
  变现能力比率指标是指评价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用于评价医院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该比率保持在2:1为上佳。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通常用于衡量医院流动资产中,无需通过变现即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情况下,1:1被视为较合理、稳健、正常的速动比率。
  (四)病人费用评价指标
  它主要包括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门诊人次药费水平、每床日收费水平、每床日药费材料费水平和出院人次收费水平等几个指标。这些指标既属于社会效益指标,也属于经济效益指标范畴,通常情况下,这些指标不宜过高,应相对合理。
  (五)反映医院管理水平的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医院应收账款是指医院因医疗业务活动产生的,暂时代医疗保险机构垫付的就诊患者医药费和非医疗保险患者就医所欠个人的医疗费用。该指标反映医院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一般认为指标越高越好。指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资金占用少,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小,资金流动性高,医院偿债能力强。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医院存货是指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为耗用或销售而储存的各种物资,包括药品、卫生材料、其它材料、低值易耗品以及各种制剂、原材料、包装物等。医院存货是多数医院资金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其流动资金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存货管理,可以大大节约流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根据重要性原则,通常医院考核的指标包括药品周转率和主要卫生材料周转率。该指标反映医院药品、卫生材料等存货的变现速度,越快越好。
  3.床位使用率=实际占床日数÷实际开放床日数。该指标反映医院床位的一般负荷情况,说明医院床位的利用效率,对评定医院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病床周转次数=出院病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日数。该指标从每张病床的有效利用程度方面说明病床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
  5.管理费用占总支出比率=管理费用÷支出总额。它反映医院管理的总体水平,降低该指标的途径一是降低管理费用水平,二是减少管理人员,最终引导医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6.固定资产增值率=全年净增固定资产÷年初固定资产总值。它表明医院规模的发展和医院技术手段的更新程度。
  三、改进医院财务分析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过去医疗保险机构支付医院医药费实行论量计酬的支付方式,使得管理者并未太多注意临床效益,因此在经济利益诱使下,只要有医疗处置就会带来收入,然而,随着前瞻性支付制度的推广应用,在医疗费用给付固定的前提下,检查、检验或手术等医疗处置不再是一种收益而是成本,每增加一项医疗处置,都会使医疗机构的成本增加、利润降低。因此,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医疗保险医疗业务收入分析,包括单病种费用定额完成情况、住院门诊收治比、特检特治符合率及住院患者自付比率等关键指标。
  (二)在不影响业务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应制定决策来提高存货管理效率,减少存货对资金的占用。存货的合理减少,可以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提高变现能力,降低财务风险。
  (三)医疗系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其它行业要高得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从源头上尽可能地制止患者欠费的发生,加速资金回笼。
  (四)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对成本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控制,合理制定成本开支范围。
  (五)对大型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当加强市场调查和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回报率的测算,合理安排投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