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河池会计税务实务相关内容左手偷税一百,右手多缴一千(二)总结如下:
  ——答:“有几个税务人员认真查了?他们是不容易发现的,即使发现了,老板会去处理的。”
  ——问:“纳税筹划方法那么多,应该有很多可选择的方法啊,偷税毕竟是危险的,为什么不筹划呢?”
  ——答:“方法?哈哈!那都是专家们写出来骗钱的,那些专家在大学教书,什么是企业管理,他们根本不懂!他们的书,看上去很美,翻开也爽心悦目,但一到要用时,才发现离我们的工作十万八千里!”
  (4)与新税法脱节这本来不该是专家们犯的错误,因为专家们就是天天研究理论的,包括对税收法规的研究。然而,犯这种错误的专家却不少。
  大家知道,近几年我国税法变化很大,尤其是所得税法变化,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取消多项优惠。我进书店时,如果买税收方面的书,我都尽量买2009年新出的,但就是2009年6月以后出版的,很多书都还在按老税法讲筹划,这些书的作者大名鼎鼎,出版社也是国内一流的经管社。买到这样的“过时的新书”,只能说专家们在忽悠读者。
  有相当多的专家,正在闭门写书时,新税法出台了他们却不知道,甚至出台很久了也不知道。待知道时,书已经成稿了。税法变动太大,书稿修改太难,另外写一本太累,已经写出来的不换成银子又不心甘,于是就出现了忽悠读者的事情。
  新税法让专家们措手不及我曾经多次呼吁“拯救纳税筹划”。其*9个原因是新税法出台让纳税筹划专家们措手不及。
  原来设立虚假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专家们便帮助企业老板变着花样设立外资企业,明明是老板自己的钱,汇到国外再汇回来,就成外资了。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纳税人身份和税收待遇,使得以往常见的内资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设立虚假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手段失效。那些已经在香港、开曼群岛、新加坡等国际避税地注册公司的老板找到专家,求教新方法,专家们也拿不出主意,只好说:那就转型吧!于是,近一两年里,很多外资企业纷纷脱掉外套,转为内资企业。有些因为投资年限没到,转不了的就只好硬撑着,同时新设一家内资企业,把业务转到新公司,让“老外”的企业成一个空壳。
  在旧的税法体系下,新设企业在选择登记注册地点时,往往首先考虑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地点。这些地区往往能享受到l5%甚至于更优惠的所得税税率政策。有的企业虽然没有将总部注册在这些区域,但通过在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办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然后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将利润转移到低税区,达到少交所得税的目的。新税法立法思想变化很大,将税收优惠政策从“区域优惠为主”调整为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税率的地区差异基本消失。这也是让纳税筹划专家们的书变成废纸的重要原因。
  新办企业优惠取消,原来利用“几免几减半”政策,重复注册新企业或者人为推迟获利年度的节税方法,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转嫁,是纳税筹划图书中介绍的一种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基础就是关联企业。关联企业间通过非正常的资产交易、劳务供给、技术转让、资金融通等手段人为调节收入、费用来转移利润,将高税负的企业制造成“亏损”,从而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特设“特别纳税调整”,对防止纳税人通过关联方转让定价作了明确规定,企业纳税申报时,应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否则,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法规出台,让“转嫁”难度加大,不少筹划人员显得束手无策。
  部分专家只会“捏气球”
  我曾经遇到过一些人,号称是纳税筹划专家,但深入一接触,才发现他们是“捏气球的专家”。而且,这类人还不少。他们对企业经营没有一个全局认识,只知道从局部想办法,只知道就技术论技术,无法从整体税负上去考虑降低。
  为什么说他们捏气球呢?企业在他们手里,是一个气球,他看到这里税负高了——鼓起来了,就用力捏下去,的确是捏下去了,但另外的地方却又鼓起来了。
  典型的例子是应用“缓税技术”,把今天鼓起的地方按下去,让它明天鼓起来。今天按下去明天鼓起来实现缓纳税,至少缓解了当前资金压力,但是,明天鼓起来时,就一定按得下去吗?我曾经碰到两个堪称经典的筹划笑话:某老板觉得税缴得太多了,找到某专家。专家看了看账,建议他们把收入挂到往来账中去,比如挂“预收账款”,暂时不确认收入。专家也算做得仔细,还专门帮企业改写了销售合同,让销售行为看起来的的确确是分期收款,并且收入确认时间也还过得去(这事实上是隐瞒收入,是偷税)。问题是暂时解决了,但一年后,企业老板和财务人员却苦不堪言,“预收账款”挂的巨额数字,成了包袱,原来的进项增值税发票均已经抵扣,现在要消化这笔挂账,又哪来进项增值税发票呢?无奈之下,财务人员只好离职一走了之,把烂摊子丢给新来的。可新来的财务经理,还得面临这个问题。
  另外一种常见的“捏气球”,就是一个税种少缴了,另一个税种却多缴了。比如,某纳税筹划人员实施“转嫁技术”,在关联企业之间转嫁所得税,却让其中一个关键企业增值税剧增,而这家企业可取得的进项增值税发票很有限,结果总体上不仅没有节税,反而大大增加了纳税额。
  除了捏气球,纳税筹划专家们还常常提出一些被普通财税人员笑话为“狗屁”的经典案例,而且这些案例常常堂而皇之地写进书里,一点也不脸红。比如:
  (1)建造销售普通标准住宅,将增值额控制在扣除项目的20%,因为这个比率是临界点,低于这个比率可以免征土地增值税。一位房地产商人这样回应专家的建议:“屁话,房子这么好卖,哪可能控制在20%!再说,能多赚几个谁不想多赚!”还是他的财务经理“明白”了专家的意思:不是少赚,而是人为地控制增值额,其实就是隐瞒利润,是偷税。
  (2)某企业要买一批设备(当时,设备购进,进项发票还不能抵扣增值税),有位专家建议,把设备化整为零购进,即购进零部件再组装,零部件作为耗材可以抵扣进项税。企业老板的回应是:“一个一个零件搬回来,我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吗?”几乎所有的纳税筹划书中都有这个“化整为零”方法,但我们相信,不会有哪个老板傻到这地步,冒着设备质量风险去买零部件。
  纳税筹划的穷途末路:偷从大量的纳税筹划图书看来,纳税筹划理论和方法均已十分完善。但是,这些理论和方法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很少。和偷税比起来,纳税筹划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才能实施,很多企业又不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和偷税比起来,纳税筹划所能节省的税额太可怜了。为此,不懂纳税筹划的人选择偷税,懂纳税筹划的人也在选择偷税。
  甚至,纳税筹划专家们,都不屑于使用自己的“技术”为客户服务,而选择指导客户偷税,以至名声大坏。包括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
  安然公司案曾经名震全球,被这一案例拖下水的,还有著名的德勤会计公司。2003年2月,美国国会税收联合委员会公布了对安然公司的税收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安然公司使用多种复杂的避税手段,5年内少缴20亿美元。l995年至2001年,安然利用l2个大的避税方案,规避了巨额税款。其中*5的避税方案是2000年德勤会计公司提供的,该方案通过复杂的交易,使安然公司少缴了4.14亿美元的联邦公司所得税。
  年3月,美国司法部联邦检察官介入了对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因为根据美参议院犯罪调查委员会的调查,该事务所涉嫌兜售“非法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