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又叫外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y of Scale)。
 
外部规模经济
 
定义:规模经济,是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的现象。按规模经济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规模内部经济、规模外部经济和聚集经济。其中,聚集经济是指生产的产品虽然不同,但在某一环节却有共同指向的多个工厂、多家企业聚集而产生的某些经济效益。严格来说,这种聚集经济本身也是一种外部经济。
规模经济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内在的,即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另一种是对单个厂商来说是外在的,即平均成本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外部规模经济是一种经济外部性表现,其产生的源泉有很多,具体来说,其包括:
(1)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2)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即阿罗(Arrow)所说的“干中学”效应(Learning by doing)。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首先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1890年提出,后经克鲁格曼等学者的完善而得到发展。外部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行业规模较大的地区比行业规模较小的地区生产更有效率,行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该地区厂商的规模收益递增,这会导致某种行业及其辅助部门在同一或几个地点大规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模型结论
 
外部规模经济模型结论
1.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因。
2.在两国情况完全相同条件下,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其主要决定于各个国家所面临偶然或历史因素。
3.在一定条件下,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4.开放条件下,两国的一般均衡解并不不是唯一,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差甚远。
5.鉴于上述分析,一个政策上的推论为一些小国也可能会通过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改变其在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此外,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也会对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产生实质影响。在以上模型里,如果允许两国市场规模存在差异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格局的不确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它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