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考点解读:市场经济与教育投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个人而言,人们愿意人学接受教育,是因为在这方面投资所花去的 时间和金钱,会在将来给自己带来相应的回报。个人把受教育看做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 种必然产物。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掊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以及提髙劳动力和专门人才智力的货币表现。人的劳动能力,尤其是智为,主要是通过教育获 得的。社会和个人之所以愿意在教育上投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主要在于教育投资对社会和个 人都是有益的。但由于投资主体不同,各自关心的焦点也不一样:国家或社会投资教育,主要 是从社会效益考虑,看到的是教育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全面而有益的影响;而个人通常注 意的是教育投资所带来的个人收人的增加。因为在现代人事工资制度中,工资收入与学历直接 挂钩;而且,学历巳成为干部任聘、晋升以及各种技术职务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总之,受过

  高等教育就有了就业保障,并有较高的收入和晋升机会。因此,个人愿意负担相应的教育投资。

  学历在商品经济中显示出它的有用性。特别在独资、合资或民办和乡镇企业更是这样。在 工资是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能力、责任、职务和贡献的市场经济社会,有高学历的毕业生特别是 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的工资会比一般工人高出许多。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在行政事业单位工 作的大学毕业生其工资收人将会有较大提高,也将高于一般工人的工资水平。所以,追求较高 的收人是目前个人进行教育投资主要目的所在。那么,选择哪种教育投资最为有利呢?我们可 从投资报酬率进行分析,而要知道报酬率的高低,首先必须了解个人教育的成本。

  (一)直接成本

  个人对教育的各种形式投入即构成个人的教育成本。原则上说,个人教育成本包括直接成 本和间接成本。教育的直接成本包括学生及其家庭为教育所支付的一切明显的金钱支出,即应 有的书籍费、学费、往返学校的交通费和额外的吃、穿、住等费用。这些成本大体上同实际金 钱支出一致,因此是容易计算的。

  (二)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

  不能直接用货币计量的间接成本,主要是指选择上学,就要放弃就业机会,也就是放弃了 就业后可能得到的收人,所以,学生求学期间就存在一个间接成本,叫机会成本,其数额等于 学生放弃的收人。

  旧教育体制下,我国教育投资大部分由政府承担。高等教育不仅免费,政府还为学生提供 助学金(生活费),学生和家长只负担投资的极少部分——少量生活差距费、交通费(学生享 受半价优惠)、文教用品和书籍费。所以,直接教育成本极低。同时,高中毕业生往往很难找 到工作,即使有工作,其收人也很低,大体只能维持自己生活开支,亦即这时期的间接教育成 本也极低。相比之下,接受高等教育是这一时期的a1选择。恢复高考后的几年里,人们发现 就读二年制大专比大学本科较为有利。在工资上,大学毕业生仅比大专毕业生多10元左右。 而大学本科却要比大专多读两年,以当时大专毕业生月工资50元计算,本科生的两年机会成 本约为1200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至于其他如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和提升机会等 损失就很难估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