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通过对成本对象所涉及的所有作业进行动态追踪和反映,以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策略。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成本分配对象,以各项作业的作业量及单独确定的分配率为依据,分配归集共同成本,有助于提高产品成本数据的相关性、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逻辑依据是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资源消耗产生成本。


  二、两种成本法的比较

  以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作为标准来分配间接成本的传统成本计算法与以各单项作业作为分配标准的作业成本计算法的*5不同之处就在于对制造费用的分配采用的标准不同。传统成本会计按工时将费用分摊到各个生产部门,再确定费用分配率,然后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在作业成本制度下,首先将制造费用或间接费用归于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然后再由每一作业或作业成本库确定分配率,将费用分配到产品的成本中。所谓成本库,是指可以用同一项共同的成本动因,进行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单位。

  间接费用项目较少、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对成本管理要求不高的企业适用传统成本计算法。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企业成本中的间接费用比重急剧增加,并且间接费用结构和归属性发生了根本转变。许多间接费用与生产过程及产量无关,却与顾客满意度、发货速度、服务次数等关键成功因素相关。另外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特点差别较大,产品生产工艺不同,所消耗的作业种类及数量也就不同,按照作业耗用量多少来分配生产费用,可以做到产品成本核算的相对正确性。

  现代企业大多采取多种经营,多元化生产,生产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种类产品在生产流程中消耗的作业和资源大不相同,为正确计算出多种产品成本,就必须追溯到成本发生的根作业上。随着间接费用的比例逐渐增大,若仍以日益减少的人工工时为基础来分配这些费用,必定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引起成本制约失效,经营决策失误。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对不同作业的间接成本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率进行分配,使传统成本计算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得到改善,因新的核算系统责任明确,使得很多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得以制约。

  作业成本法还能促使管理人员想方设法进行成本制约,分析作业动因与最终产出的关系,确定各作业对产出的贡献,揭示哪些作业是必需的,哪些是多余的,最终确定如何减少产品消耗作业的数量,从整体上降低作业成本和产品成本。评价作业的增值性,保留整个作业链中必不可少的,减少非增值的作业,从而达到优化生产流程的目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http://www.wowa.cn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的。所以说,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保证了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而且可促使企业有效地制约间接成本,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有利于正确核算产品成本,降低成本费用,并对产品的正确定价提供准确依据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目前状况与倡议

  (一)应用目前状况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核算和企业管理策略,在我国仅在小范围的应用上偶尔可见,应用较为贫乏,没有明确的以此为核算策略的成本管理模式,也没有于此相配套的管理措施。

  *9,使用ABC成本法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更新换代快,产量较小,且制造工艺繁复的一些产品制造企业,例如高新电子产品行业。其实,一些大规模大批量生产,产品变革较少的企业也可以实施,如以销定产、多品种大批量的某国有农机生产企业,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超过人工费用的200%,过高的简接费用致使企业利润率低下,经过调查分析企业的工艺流程特点,确定了多个作业,以及各作业的作业动因,通过计算,发现了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扭曲:*5差异率达到46.5%。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加强成本制约,针对每个作业制定目标成本,使得目标成本可以细化到班组,增加了成本制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的。

  第二,在存货管理这个层面上,目前国内的企业存货管理都是尽量做到“零存货”,因为在大部分制造企业都认可“存货=贬值物”这一观点,而这个理由也导致大部分企业对于价值工程和价值链的重要作用不能更好的认识也不会去专门组织有效的管理方案。而如果一个企业仅仅是依据库存设定库存,而不是将其放置于整个生产的过程之中,不参与价值链变动,根本无法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核算。

  在这些已经应用了ABC的企业之中,绝大部分都是把ABC用在减少产品功能设计和间接成本投入的制约方面,仅仅涉及产品设计这一个层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产品的工艺决定产品自身具有的价值,而目前所用的价值管理理念足够制约产品的功能和产品所采用的制造工艺,但是实际上这个价值管理理念不仅仅包括了产品设计的这一部分,产品所带来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都已包含在其中。但是,目前调研范围内九成以上的企业都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他们没有充分利用自己所运用的策略,其根源在于管理层毕竟不是业界学者,不可能深入了解ABC所具备的全方位的功能和作用。

  (二)应用的倡议

  1、引进现代管理手段,提高效率

  作业成本法在20实际80年代得到认可,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策略,若要在国内推广需要先进的理念和策略与之配套。首先在成本计算阶段,对作业进行动因分析时,需要大量真实准确的基础数据,同时需要电子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就要求企业基层员工不仅了解作业成本法,而且熟练操作计算机来进行辅助工作。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提升员工素质。如果没有先进的管理相配合,利用作业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大量成本信息将很难真正用于作业分析和作业成本管理中。2、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升素质

  在作业的确认、成本动因的选择和同质成本库的确认上,作业成本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另外企业是一个变化的实体,在作业成本正常运转后,还需要对作业成本核算模型进行维护,以使其能够反应企业的发展变化。伴随企业的运转,作业成本的运转、解释和行动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同的会计人员会有不同的认知结果,这种主观随意性有时会带来与实际较大的偏差,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可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管理的严格性,有利于作业成本法的推行。首先,要组织会计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科学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理论,丰富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其次,应加大他们对计算机以及成本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综合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成本核算又懂得相应的管理知识,既精通计算机应用又能进行数据分析的复合型人才;第三,组织会计人员深入车间一线学习,让他们熟悉和掌握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产品性能,了解每一项“作业”。

  3、选择典型试点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虽然我国企业完全推行作业成本法的时机并没有到来,但也到了一个可以试运转的阶段,特别最近几年国内生产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管理层也变得越来越具有前瞻性和野心,目前竞争很激烈对于每个企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因而能否利用这个机遇作为跳板使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是否能很好的适应和应用作业成本法就是一个很具有关键性的因素,无论对于成本制约还是管理模式,乃至于产业链价值链的合理估量都是可以极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而正处于改革期的一些企业,可以试着结合自己身实际情况来选择如何试析作业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操作,如生产技术自动化的应用必须要切合的生产成本管理理念,ABC可以提供这样的辅助效果,一旦采用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收益和竞争力,反过来企业也会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增加相关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二者相互辅助,必将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此时如果政府部门将其作为典型案例推广,相关学术界也多引用其作为经典案例,两两相鉴,也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管理层着眼于ABC。但是如果采用ABC的成本远大于所能获得的收益效果,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来选择。

  4、从战略高度看待成本理由,推动企业改革

  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实施是核算制度的改革,更是管理理念的改革,需要整个企业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综合型的人才、高素质的员工、接受能力好有大局观的企业[*{a}*]是它实施的关键因素。怎么去改革,怎么去吸收接受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不是一个人的工作,是整个企业,管理层,和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义务为此做自己的一份贡献。改革会带来巨大的机遇,[*{a}*]层如果很好的把握这些机遇,促使各部门通力合作,努力合理利用资源,分配材料和制造任务,准确统计数据核算成本,全力改善工艺和生产效率,就会使企业完成更高一步的腾飞,让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相关推荐阅读:实际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