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省局“三定”方案的下发,新一轮机构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改革后,稽查局将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单位,下设6个科室,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得到扩充,内部工作流程更加顺畅。但是如何在机构规格、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都加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税务稽查职能,在查处涉税案件、打击涉税犯罪、整治税收法治环境、维护正常税收秩序等方面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稽查工作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结合新《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的贯彻实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更新理念,准确定位稽查功能
  稽查局规格升级,带来的必然是各级领导对稽查工作的要求的提高。因此,必须要更新稽查理念,对稽查工作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一)树立务实的稽查观,提高稽查工作质效
  进一步强化“求真务实”的工作思维,防止单纯和片面地从理论概念上理解税务稽查作用。发挥税务稽查职能作用的关键体现在稽查工作质量和成效上,要把充分发挥打击、震慑税收违法行为职能与全力做大稽查成果有机联系起来。既要认清只有大力打击偷逃骗抗税等严重税收违法行为,才能有效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的稽查成果;又要看到只有取得总量可观、结构合理、效益突出的稽查收入成果,才能充分实在地体现出税务稽查在打击税收违法方面的职能作用。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齐头并进,在抓好“关键点”的基础上,抓住稽查准确率、执法程序、案件定性、处罚力度等具体环节和指标,以推动税务稽查执法水平的提高。
  (二)树立正确的收入观,实现职责与利益脱钩
  新《规程》第二条规定,税务稽查的基本任务,是依法查处税收违法行为、保障税收收入、维护税收秩序、促进依法纳税。由于税务稽查的对象、效果带有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下达给稽查机构的收入指标只能是指导性的。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稽查收入观念,尤其县区国税局领导班子要由单纯抓收入思想向促进组织收入转变,树立指导性收入任务观念。必须明确,收入任务是考核稽查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非*10标准。不能仅依据收入任务的完成状况来对稽查人员进行奖惩,考核应留有余地、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稽查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稽查执法带来的结果,不能与自身利益直接挂钩,否则必然影响执法行为的公正性。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必须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尽可能给足稽查的办公经费、办案经费,保障查办税收案件任务的完成。二是改进稽查方式方法,有效开发利用、推广稽查查账软件,多采取调账检查等方法,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稽查效率。
  (三)树立为民的服务观,大力倡导文明稽查
  要立足税务稽查工作实际,在明确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大力倡导文明稽查,实现稽查工作的转型。要从单纯的权利型稽查执法向服务型稽查执法转变,切实提高税务稽查案件查处效率,减轻纳税人在稽查案件调查、处理和执行过程中的压力、负担。要从单纯的突出稽查执法刚性向保护纳税人转变,实行“阳光稽查”,严格依法行政,杜绝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行为,赢得纳税人对稽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要从单纯的规范税收秩序向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转变,在稽查执法态度、尺度和力度上对各种经济类型纳税人保持同一水准,体现税收执法公平中性原则,发挥税收对地方经济的调控和服务作用。要在查前向纳税人公开税收政策法规、业务岗位职责、稽查处理程序、行政处罚依据、内部工作纪律和社会监督途径,赋予纳税人“知情权”、“监督权”和“反映权”,确保纳税人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查后稽查人员要针对纳税人的税收违法环节、特点,向纳税人提出在财务核算管理和税收政策应用等方面的建议,对真正促进纳税人管理的建议给予奖励。
  二、挖掘潜力,增强稽查发展动力
  在机构改革只是提升规格、其他方面进行微调的情况下,要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就要加强管理,合理配置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内部潜力,为稽查工作发展增加动力。
  (一)加强对下级稽查部门的业务指导。改革后,稽查部门的管理原则仍然是业务上接受上级稽查部门的指导。要加强稽查业务的发展,关键是要理顺上下级稽查之间的关系,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有效地盘活稽查人力资源。针对县级稽查局人员偏少、检查力量薄弱这一现状,实行全市稽查工作“一盘棋”办法,逐步实现“四个靠拢”:一是重点税源监控户的检查向市稽查局靠拢。县区稽查局不在承担重点税源的检查任务,逐步形成以市稽查局为中心的大稽查工作格局。二是稽查能手、业务标兵、人才库人员向市稽查局靠拢。增强区域内的检查力量,将稽查资源的内在潜力发挥到*5极限。三是市区内的城郊区稽查局、稽查直属局的选案、审理、大要案件等向市级稽查局靠拢。减少无谓的机构重叠和造成的人力资源浪费,使城郊区稽查局、稽查直属局只承担检查实施任务,全员实施检查,使有限的检查人员力量*5化。四是稽查办案经费向市级稽查局靠拢。用于市局组织专案组直接查办或督办税收违法案件,保证上级交办、领导批办和协助公检法查办涉税违法案件任务的完成。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稽查人员自身政策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是税收工作不断发展的要求。目前,经济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这种趋势必将促进企业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要求稽查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和掌握除税务查账知识外的现代化综合技能,及时了解掌握信息化的前沿知识,及时掌握企业变革、市场变化、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开拓税务稽查工作思路,分析和把握各方面情况对税务稽查的影响,选择稽查办案的有效途径,提高稽查工作效率。除采取形式多样的以岗带训、岗位练兵活动外,还要出台有效措施鼓励自学成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可以在全局范围内积极选调业务精、好钻研、原则性强的年轻同志,把他们吸收到稽查队伍中来,为稽查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三、加强创新,提高稽查工作质效
  要推动稽查工作发展,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机制创新,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激发稽查干部的活力,切实提高稽查工作质效。
  (一)打造更加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税收稽查和纳税人,两者必然会有利益冲突。因此,要在不断完善内控机制、规范执法行为的基础上,着重纠正稽查人员怕出错、怕承担责任的心理,树立执法为民、刚直不阿的观念。同时,要加强与地方党政机关、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主动接受监督,增加办案透明度,积极争取他们对税务稽查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对不规范执法行为要坚决制止;对公正执法行为坚决支持,以维护稽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为稽查执法撑腰打气。
  (二)建立稽查资格准入制度和能级管理机制。实行稽查资格准入制度,对稽查人员凡进必考、优进劣汰,优化稽查人员配置。同时,为了保持稽查人员的相对稳定,可以广泛实行稽查能级管理,保证高级稽查人员在精神和物质待遇方面同其他人员拉开差距,以充分调动稽查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要通过能级考试,逐级晋升,并规定层级待遇,以推动稽查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严格按照稽查工作规程的要求,实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分工制约。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稽查工作的统一、规范和高效。二是严格执行并建立明确的岗责体系,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相当,落实到人,做到出现问题严格追究,以岗定责追究到人。视执法过错的不同程度,分别给予经济追究、行政处理等不同惩处方式。三是完善各环节监控机制。在内设机构岗位分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相应的管理监督制度,保证税务稽查公平、公正执法。四是完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严密的执法考核体系。科学划分并量化执法工作目标,定期组织以执法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考核,将考核结果和奖惩挂钩,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真正实现稽查工作考核由收入任务是否完成向执法是否公正、严格方面转变。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稽查信息化应用水平,来强化稽查管理和执法监督,是形势所迫,是新《规程》对税务机关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稽查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利用现有综合征管软件和办公软件提高稽查工作效率。二是加快建设稽查部门专用信息网络和软件,实现与其他经济管理和执法部门的联网,加强情况交换,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获取纳税人的经营信息资料,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具体准确的选案疑点,为稽查工作提供准确的案源和清晰的思路,使稽查工作有的放矢。三是加强对税务稽查运行状态的监控,对稽查计划任务、稽查实施情况、处理处罚情况进行多方面的监控,有效的遏制执法随意、暗箱操作等不廉现象的发生,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推进依法治税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