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考试重难点解读:货币调节的政策目标
  货币调节的政策目标是什么,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应把稳定币值作为单一目标或直接目标。有的认为应以发展经济和稳定、值并列作为双重目标。有的认为总的应以发展经济和稳定币值作为双重目标,但在我国目前通货膨胀条件下,应以稳定币值作为重点。还有的主张象西方国家那样,以发展经济、稳定币值、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为货币政策目标。

  西方国家这四个目标,是他们整个财政经济包括CFP金融货币政策追求的总目标,不仅是货币政策的目标。我国套用来作为货币政策目标,并不确切,也不适合我国国情。一是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国基本上还是由国家包着,不管货币流通和生产情况如何,国家都不允许出现大批劳动方失业的情况,而且在我国有计划均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劳动就业的作用较小,因此没有必要列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外汇收支平衡问题,我国现在仍然基本上按照国家外贸外汇计划和外汇政策掌握,货-币供应量多少不发挥明显的作用。

  把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或直接目标,在保证币值稳定防止通货膨胀上有很大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用意是很好的,就主流来说,也是正确的。问题是不够完整。因为*9,我们整个财政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总的说都是为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货币政策也不例外。第二,我们衡量货币增发量的标准就是主要看其是否满足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因此,掌握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以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把发展经济与稳定币值两个任务并列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提法,有明显的缺点:*9是没有搞清楚这两项目标间的内在联系和主次关系。中外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货币发行适度,保持币值和经济稳定,才能取得经济适当发展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才是对整个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支持和促进。第二,中外经1验还证明,两者并列的结果,往往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的短期行为、地方的局部利益和行政干预,要将稳定货币服从发展经济,甚至牺牲稳定货币,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

  为了纠正上述两个目标并列带来通货膨胀的恶果,有的同志主张在当前严重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必须以稳定货币作为当前货币政策的重点,促使过高的经济增长率适当降下来。这个主张有利于当前经济过热的降温和抑制通货膨胀,是有重要积极意义的,沈上述并列论前进了_步。但从理论土看是不彻底的,从长期实践看仍然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在克服眼前通货膨胀后,仍不能防止今后不再发生通货膨胀。

  笔者以为正确的提法,货币调节的政策目标瘦是稳定币值*9,发展经济第二。它包含兰方面的含义;,*9,在稳定币值的前提下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既制约经济过速增长,又制约经济萎缩。反过来,经济健康发展,鼹为稳定币值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第二,货币增发量只宜适应和保证经济合理增长的霈要,超经济发行是不能允许的。第三,在稳定币值与发展经济两个目标发生矛盾时,毫不含糊地使后者服从前者。为什么要把稳定货币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条件放在*9的地位呢?

  这是因为稳定货币对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和社会安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币值稳定,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与货币收入水平基本同步提高,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第二,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币值稳定,授赘基金能顺幂转化为投资物资,使璧皋建设顺利遗精,反之,币值不稳定,往往出现停工待料,追加资金,影响经济效益。

  第三,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在币值稳定条件下,各经济实体间利益关系明确,容易形成合理的产供销关系。反之,币值不稳定是滋生投机倒把的土壤。第四,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控制和管理。币值稳定,经济生活透明度高,财政、信贷手段容易见效。第五,有利于筹集社会会主义建设资金。币值稳定是提高居民储蓄倾向的重要因素,促使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CFP金融研究所所长赵海宽对此有较深刻的分析。兹摘录如下,供读者参考。他说:“保持货币稳定,对于建立商品经济新秩序,加快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增加建设资金。

  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需要大量资金,除财政通过收税、收利等渠道筹集外,还需通过信用形式,用发行债券,开展储蓄存款等办法进行筹集。而储蓄存款和发行债券等的增加,有赖于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因为只有币值和物价稳定,购买各种CFP金CFP理财融资产(存单、债券等)才能保本并得到适当的利息收入。相反,如果货币不稳,.币值下降和物价上涨,人们购买CFP金CFP理财融资产,不但不能生利,而且不能保本,就不会购买这些资产,甚至把已经购买的出卖或提现,提前消费或买成实物保存起来,如同今年上半年许多地方出现的情况。这就要大大减少国家建设资金,扩大社会购买力同商品可供量的差额,对经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

  2.有利于充分合理使用社会物资。

  只有币值、物价稳定,人们才能解除担心物价上涨的顾虑,按照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加速资金周转,不断降低成本的原则,合理安排商品库存,工厂不多占压原材料,商业部门不多占压紧俏商品,把社会上已有物资最充分地使用起来。同时,只有币值和物价稳定,人们对市场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经营结果易于把握,才能促使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挖掘资金潜力,减少各项费用开支,靠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利润收入。而不是放松对经营管理的改善,把增加利润的希望寄托在市场价格的变化方面.也只有币值和物价稳定,各经济部门才能保持正常比例关系,各种商品才能根据市场真实需要,才不致因价格波动造成虚假需求,引起物资在部门之间不必要的转移,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

  才不至于发生各建设项目原筹集和分配型的资金贬值,不得不追加筹集和重新分配资金,不然就可能形成半拉子工程,给经济建设造成损失。可不可以在安排和筹集建设资金时,把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因素考虑进去,多拨或多筹一些资金,保证物价上涨之后建设项目仍能如期完工。这是不易做到的。因为*9,物价上涨率很难准确预测,如果在确定建设项目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多安排资金,就会加强物价上涨预期心理,大家都争取早占和多占物资,把物价上涨幅度推得更大。退一步说,如果物价上涨率能够准确预测,可以按照货币将要贬值的程度给各建设项目多安排一些资金,则会把引起物价上涨多发,的货币多拔出去,多发货币不能多上项目,多发货币又有什么实际意义

  3,有利于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和劳动积极性。

  在币值和物价稳定的条件下,职王的名义收入同实际收入基本一致,收入多少就是多少,可以合理安排支出,生活安定,无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大。相反,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现象,就使职工实际收入脱离名义收入,部分人虽名义收入不减或有所增加而实际收入下降。即使国家可以通过物价补贴或提高工资对货币贬值给职工带来的损失进行弥补,也因货币贬值的损失是按职工的货币收入、拥有存款和手持现金数额分担,同提高工资增加的收入不可能完全对应,同时货币贬值在前,弥补损失在后,已损失掉的价值不再弥补,无法把每个人的损失弥补起来。

  同样,假如能把每个人的损失弥补起来,就是用多发的货币去贴补由于多发货币给每个人造成的损失,多发货币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为了更快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和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消费基金不能增长很快,群众是理解和能够接受的.丽盍日果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把他们已经拿到手的价值再收回一部分,他们就会有意见,就不利于激发他们]J作和劳动积极性。

  4.有利于体制改革。

  我国现在正存进行的体制改革,是一次极其复杂深刻的变革,自然会对社会产生某种震动。为了保证各项改革措施顺利进行,尽可能减少震动,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就可能发生共鸣,把通货膨胀的震动同改革的震动交混在一起,加大震动幅度,造成不良后果.就可能使部分人把对通货膨胀的意见归咎予体制改革,误认为通货膨胀是体制改革带来的,给体制改革造成阻力打。同时,中外很多国家发展历史也证明,只有在货币稳定的提下,国民经济才能得到较快较稳定的发展。反之,如果货币不稳定,出现通货膨胀,结果只能造成经济起伏和社会动荡。这方面,将在本书笫九章第二节加以阐述。。

  为什么要把发展经济从属于烈定货币,放在第二位呢?这就是为了从指导方针上保证货币只能进行良性的经济发行,只能适应和保证经济合理增长的需要;而不能进行超经济的非良性发行,不许搞通货膨胀,不许用超经济发行去支持基建规模无限膨胀和经济过热增长。为了坚决制止通货膨胀,也为了防止今后再发生通货膨胀,在货币调节的指导方针上作出这样毫不含糊昀明确规定,是十分必要的。也可以说,这是我国四十年来治理通货膨胀正反经验的重要结晶。

  为了保证上述指导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还需要做两事:*9,将这个“稳定*9,发展第二弦的指导方针明确写入立法文件之中。第二,给予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以必要的独立权力和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