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某机电设备制造厂查账分析来源:大连市国家税务局作者:满海英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一、企业基本情况  大连某机电设备制造厂是成立于1999年8月的集体企业,主要经营范围是承揽铆焊、维修业务,2000年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由甘井子国税局征收。2003年以前一直亏损,未曾交纳所得税。2003年的销售收入545万,2004年销售收入758万,2003、2004年分别交纳增值税155,713.72元和220,538.72元,经过对该厂2003年、2004年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领用存情况进行检查,未发现问题。  二、业务流程  该企业的前身是大钢直属劳服公司工兴实业总公司下属的一家集体企业,现在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为大钢承揽铆焊和维修等业务,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看从2002年以来有所好转,常年亏损后,在2004年开始交纳所得税。企业在大钢厂内进行生产加工,不设产成品和原材料仓库,只设劳保用品库。企业和大钢每年订立一个总合同,就每种加工业务的收费标准订立业务规范、质量标准和合同价款等等(按照每次加工维修具体完成情况来确定业务金额)。  生产过程是:企业从大钢揽下业务以后,由生产负责人与大钢的各个车间,负责人一起就生产图纸上用料的材质、数量作出决定,有的时候是该企业自定,有时是大钢决定必须买哪个企业的钢材,(以保证质量),原材料如圆钢、角钢、槽钢、焊条、水暖件等等,动用的都是本企业的资金。企业都是在确定生产任务以后购买材料,直接进入生产车间进行生产不经过库存收发环节,(该企业没有固定的生产车间,哪个车间的生产设备出现问题,就在哪个车间实际作业)。如对中型采厂(大钢总厂的一个分厂)进行矫直机、修磨机、扒皮机、钢水包、料包等等生产设备的备品备件修复和部分工序的保养、维修等等。完工之后,由对方对加工的产品和维修的备件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产品随即在大钢的各个配件车间使用。  三、资金运转情况  企业每年和大钢签定一个总维修加工合同,就每种业务的大概情况订立一个总的收费标准,承揽业务后,企业动用资金购买车间维修所需要的材料,维修加工业务完成以后,在总合同的基础之上,按照每次实际所发生的耗用来确定每次业务的收费是多少。财务方面,在接到生产转来的内部结算通知单之后,按照上面的金额开发票,内部结算通知单上需要有对方确认的签字,对方的财务在见到发票和自己车间的确认签字后,不象一般单位那样结算,而是开出内部的通知单给大钢经销处,由经销处按照上面的金额,将自己厂生产的次等钢材(一般是各种轴承钢)按照每吨6000-7000左右的价格抵顶货款,企业的财务按此走收入。在财务账上,借记原材料、进项,然后按照每吨卖出4400-560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钢材经销公司,贷记销项和其他业务收入。从倒挂的进销价格来看,企业的其他业务利润的核算肯定是亏损的,这也是该企业特有的情况。这一点也影响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一直连年亏损,如果单就主营业务收入来看企业的毛利率可以高达60-70%,税负也高达7.8-8.3%,远远高于同行业的各项指标,但是由于其他业务利润在其中所起的反作用,企业的效益一直不好。  四、评估模型应用后产生的要点和查前要点分析  对该企业的申报资料,在采集到企业的诸多财务数据后,将风险模型应用得到的主要指标如下:  1、其他业务支出比率(其他业务支出/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前年差为52.02%,风险分数1分。  2、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期末-期初)/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期初)增长:前年差为284.5%,风险分数4分。  同时结合企业的内控情况确定以下稽查要点:  1、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报表显示主营业务收入两年分别是200万和265万,应税收入是545万和758万,其他业务收入在应税收入中占据60%的比重。  2、废料变卖情况:结合企业的经营范围,很有可能出现焊接和加工维修过程中的边角废料。  3、往来账情况:特别是与其关系密切的客户的往来,企业和大钢总厂与润滑剂厂关系十分密切。  4、固定资产的检查:是否存在非应税项目的抵扣;企业在报表中显示2003―2004年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较大,那么,对企业在资产增加是否存在抵扣进项,用于构成固定资产的材料在领用时是否存在抵扣了进项没做转出,固定资产的减少、清理时是否存在涉税事项,应该成为重点。  5、存货的检查:是否存在销售材料或是产成品未计收入的情况。另外企业在报表显示2004年的存货从112万减少到2005年初的20万元,存货减少的数额较大,那么存货减少的是什么,是材料还是成品,减少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存在涉税事项。  五、疑点落实情况  1、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支出比率:主要原因是由于,在2003、2004年,该公司同一法人下属的另一家企业大连工兴金属润滑剂厂通过该企业同大钢结算,走该企业的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账,有每年平均200多万属于润滑剂厂的业务收入走在该公司的账上,所以,该公司的其他业务支出在2004年大幅度增长,造成比率提高。  2、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增长率:该企业在2003年发生了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增加的是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金额为12000元左右;2004年发生了固定资产的盘亏,主要是鼓风机、电焊机等生产设备,金额为15.3万元,在财务处理上是暂时挂在待处理财产损益,已经报批,在账上反映出在2004年固定资产净值的减少。  3、针对是否存在废料变卖情况,由于在院内作业,大钢的管理比较严,进门容易出门难,回收车在各车间回收废料部分,不允许自己变卖,再则,耗用的水电汽不计费用,直接扣除。  4、存货方面,企业在2004年分别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的盘亏作了进项转出,包括挂在生产成本上的将近90万也是在同一时间报批,对13万的原材料盘亏进行了进项转出,补税处理,2003年对企业分期发出商品账中的10万元存货,已经没有实物了,所以,企业作了销售处理,自行补税,反映了企业在反稽查能力和自查能力的增强,对报批的也是先把税交了,其他的挂账。  5、收入的及时性:由于大钢对企业的控制比较多,从材料采购,到产品定价,到最后的结算方式,企业都不能做主,包括对开发票控制对方的结款情况,在这家企业也不奏效,对方催着开票,几乎不存在推迟收入的可能。  六、查后思考  风险模型的运用,对企业在纳税风险的测量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本次检查的对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存货、其他应付款等各项的风险预测上,在实地检查时得到了应验,说明风险评估模型的应用有一定的效果。  但总体上讲,这种风险评估的应用在实际检查中,应该注重它的数据采集时间和应用范围。具体说,应该在下户之前,对企业的数据就可以在网络中得到共享,因为这些数据也是征收局所需要的,应当保证所运用的这些数据,在下户之前就能得到,并且对这些共享的数据有可能作到很好的分析,避免下户后重复劳动,提高效率。另外,这种模型的应用范围从实效性来说应该对于一些企业规模较大、核算健全、产品类型相对单一的企业更实用,而对那些小型的、核算不规范、产品类别又极其复杂的企业,在应用时候可能会采集数据困难,在此基础之上运用的模型,其指标必然会缺乏指导性。  针对稽查工作也提出些建议:对于这种关系错综复杂的加工企业,如何堵塞漏洞,如何在各个环节都能作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金状况有所了解,有所控制,成为对这类企业检查的一个难点,推而广之,单纯的加工企业,在缺乏合同、缺乏产成品核算,“全进全出”的情况下,如何找到突破点,也是我们在今后的稽查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建议对稽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应该突破原来的模式,在现今企业很精明的前提下,应该加强各行业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每个稽查人员都能成为行家,这样在检查各类企业时才能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