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讲解】
  (一)价格、价值与生产价格
  1.价格的含义:价格是商品同货币交换比例的指数,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价格的分类
  为了适应习惯性做法,将价格分为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要素价格。
  (1)商品价格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商品不包括不可再生的“稀缺物品”(如古玩、名人字画),而是限定于可以再生产的劳动产品中的一部分,即用于交换而生产的那部分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物的有用性使物具有使用价值,作为使用价值,商品有质的差别,作为价值,商品只有量的差别。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交换价值或价格的基础。
  (2)服务价格
  我国目前将第三产业或服务也划分为四个层次:*9层次为流通部门;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服务价格分为五类。
  (3)要素价格。生产要素是指物质生产经营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和技术商品。
  3.价值与价值规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是物化在商品内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并不取决于个别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取决于生产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范畴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
  价值规律的内容有两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即等价交换。
  市场价值与价值相比,更接近具体,价值比市场价值更加抽象。市场价值是由部门内部的竞争而形成的商品的社会价值,它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
 
  4.生产价格
  商品的生产价格,就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和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态,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生产价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