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AFP考试考点解读:货币与信贷
就如何才能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角度说,基本上通过和依谨信贷来达到。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
*9,从大概念来看,货币分为现实货币和潜在货币,现实货币又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两部分,它们最初都是由银行的资金运用形成的。而银行资金运用的95%是贷款,其余是金银外汇占款。因此,基本上是由银行贷款形成的。
第二,目前我国鲁0CFP金融市场大多数还处在开始的初级阶段,货币政策传递的主渠道仍是信贷渠道。因此,我国的通货膨胀多数是通过信贷失控燃起的。不论现金投放还是广义货币投放,信贷都是主渠道。
第三,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基础货币来说,大部分是以再贷款形式返还于专业银行的。
第四,就作用来说,以现金指标来控制货币供给量目前很不完善;现金对社会总支出不产生决定性影响,对CFP理财投资支出的作用程度更属有限。因此,控制货币供应量主要是靠控制信贷总量来实现。
但通过信贷控制货币供应量,也有其局限性。信贷手段不是万能的。特别在压缩市场货币量方面,信贷手段就很不可靠。信贷手段的局限性,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9,现金收支有四条渠道:①信贷投放与收回,②储蓄与企业存款增减,③工资、奖金支出,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投放。这四条渠道中的②③两条,信贷手段是无能为力的。后一条虽然也通过信贷手段,但对这项资金是保证充分供应的,想用信贷紧缩来收缩现金投放是不可能咐。
第二,价格水平上涨导致的货币量的增长,信贷控制也无能为力。
第三,在一定条件下,现金货币昀压缩同信贷规模的压缩并不完全成正比例。
典型表现在1988年银行信贷规模增加不多,而货币发行却大幅度上升。在一般情况下,控制或减少贷款能控制和减少货币发行。但1988年情况就不同,贷款总规模增1537*8亿元,仅比上年增17%,比计划贷款规模少增263亿元,但货币投放达679亿元,比上年增加443.5亿元,增幅达46. 796。除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上tCl-.12%)和物价水平上涨(18.5%)吃掉之外,还多发货币230多亿元。主要原因:①储蓄比上两年少增加400亿元,②工资和奖金等消费基金现金支出比上年增666亿元,⑧农副产品收贿因价格上涨多支出现金307亿元,①企业存款从1988年9月以后每月以100亿元幅度递减,⑤集团购买力现金支出比上年多增266亿元。以上虽然以1988年的特殊性或偶然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其中包含有一般的必然性,就是说信贷控制并不能完全左右现金收支。
就造成货币投放的原因是什么这个角度说,同信贷也有密协关系。从原则来说,货币供应量应该适应国民经济合理增长的需要量,主动地有计划地加以确定。然后根据货币合理供应量计划来确定信贷总规模。而不能被动地按信贷规模去扩大货币发行量,使货币发行成为信贷差额的填补。但实际工作中,却有时颠倒了这种关系:出现了信贷支配货币发行,将货币发行作为平衡信贷收支、弥补信贷差额的手段,贷款大于存款时,人民银行就发票子。
实践告诉我们,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有两个重要因素:-是信贷规模及信贷资金来源间与运用间的差额。信贷规模越太,导致信贷资金与运用间差额的扩大,货币发行量就多。反之,货币发行量就少。二是存款提现率(即银行贷款发放后贷款户取现钞占存款的比例)。影响提现率的因素有:①银行信用发达程度,支票适用范围和现金管理制度等结算方面的原因,②社会现期消费结构和人们收入状况,⑧决定于人们的货币交易动向与利率变动
方面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使近年存款提现率呈现极不稳定状态。如果我们不能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这两个因素的变动规律,主动将他们纳入货币发行的计划之中,那么,就无法避免上述的信贷支配货币发行被动局面的出现;反之,盈口果我们能掌握这两个因素的规律,将他们纳入货币发行计划之中,并能在实际执行中因势利导,那么我们就有可能逐步作到货币发行计划支配信贷规模与信贷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