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探索创新植树造林投融资机制为抓手,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在用足用活各项财政资金的同时,大力探索推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开一座煤矿,保护一条流域”等好经验、好做法,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去年以来,又倡导全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每人每年至少栽一次树,自费购树,亲手栽树,长期坚持,形成制度,以年均33万亩的速度推进造林绿化。
  二是以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城乡生态治理。坚持政府主导投入,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制定了“绿化两条带、治理两大区”的总体规划。“两条带”一是西山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综合治理带,南起宁武,北达大同,横跨朔城、平鲁、山阴、怀仁四县区,全长150公里,区域总面积300万亩;二是南山生态保护及植被恢复治理带,西起朔城,东至应县,涉及朔城、山阴、应县三县区,全长150公里,区域总面积200万亩。“两大区”一是在平鲁、右玉实施西北部水土保持生态防护林建设区,区域总面积600万亩;二是在朔城、山阴、怀仁、应县四县区建设农田水利防护林区,区域总面积500万亩。
  三是以建设美丽朔州为京津地区绿色屏障为目标,强力推进植树造林。目前,朔城西山环城水保生态工程,构筑了40万亩的城郊绿色框架;平鲁环城生态新区水保生态绿化工程,形成了20万亩的生态规模;平鲁、右玉百万亩樟子松水保生态林工程,形成了高标准的生态旅游线路;山阴西山与怀仁西山相互贯通,形成了60万亩的洪涛山系水保生态固沙防风带;怀仁西山生态园林建设,形成了60公里30万亩的水保生态长廊;右玉构筑了近100万亩的水保生态固沙防风带,生态建设成效逐渐显现。